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4种:病毒分离培养、病毒抗原检测、血清抗体检测、分子检测。
1.病毒分离培养法:病原体分离培养是呼吸道病毒最经典的检测方法,亦是诊断的金标准。
2.病毒抗原检测:从理论上讲,只要有病毒感染,通过抗原检测都能鉴定出。常用的检测方法有直接免疫荧光法(DIFA)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。
3.血清抗体检测:抗体检测要在人体产生免疫应答以后才能进行鉴定,机体产生IgM一般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,而有免疫缺陷或免疫系统不健全的个体如儿童,特别是3岁以下的小孩,其产生抗体往往需要更久,且抗体产生的水平也较低。若检测的是IgG,则不能很好地区分既往感染和急性感染。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(ELISA)、间接免疫荧光法(IIFA)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。
4.分子检测:分子检测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呼吸道病毒的快速、灵敏、特异和高通量检测,以满足患者和临床医生的需求以及促进新型病毒的发现。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实时荧光RT-PCR方法、PCR-毛细电泳片段分析法、双扩增技术(DAT)、RNA恒温扩增-金探针层析法和基因芯片技术。
一、各检测方法学原理
(一)免疫荧光法:分为直接免疫荧光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
直接免疫荧光法:利用荧光色素标记的特异性抗体直接与相应的抗原结合,以鉴定未知抗原。具有操作简单、时程短、特异性高的优点,但也存在缺点如不能检查抗体,敏感性较差。
间接免疫荧光法:以荧光素标记抗球蛋白抗体,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后,荧光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与已结合的抗体发生作用,从而推知抗原或抗体的存在。间接荧光技术可以用已知的抗原检测未知的抗体,也可用已知的抗体测出未知抗原。
(二)分子检测技术:
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实时荧光PCR法、PCR-毛细电泳片段分析法、双扩增法(DAT)、RNA恒温扩增-金探针层析法等。
实时荧光PCR,PCR技术和荧光检测技术的结合。是指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,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,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。
实时荧光RT-PCR,是指将病原体RNA首先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逆转录成cDNA,然后进行PCR反应。
PCR-毛细电泳片段分析法:是多重荧光PCR和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的结合。具体来讲,同一个PCR反应体系中包含多对引物,各引物特异性地结合相应的目的基因,扩增产生不同长度的片段;通过毛细电泳系统对不同片段长度的PCR产物进行分离和识别,从而对病原体进行鉴别检测。
双扩增法(DAT):是RNA恒温核酸扩增和多生物素信号放大相结合技术。
对标本中的脱落细胞进行裂解,裂解释放出的病原体RNA在逆转录酶和T7 RNA聚合酶的作用下,经过逆转录和转录过程,实现病毒RNA的T7核酸扩增。扩增产物加入微孔板中,先后与特异探针和标记有多生物素的放大探针杂交,实现病原体靶核酸的信号放大。最后,通过HRP酶和底物进行化学发光检测。
RNA恒温扩增-金探针层析法:采集的标本经细胞裂解液裂解后释放病原体核酸,然后再逆转录酶和T7 RNA聚合酶的作用下,经过逆转录和转录过程,实现病原体核酸片段的扩增。扩增后的RNA产物被检测检测液中的特异探针识别捕获,形成RNA扩增产物-特异探针-金探针复合物,该复合物通过侧向流层析在NC膜上被固定形成可见的条带,实现病原体核酸的检测。此过程,没有RNA的提取过程,不需要特殊仪器,基于RNA恒温扩增。
二、各检测方法学比较
免责声明:本文相关理论来自于文献资料,文章图片部门自己整理,部分来自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作者删除,若需转载,欢迎联系小编。